位置:首页 > 工作动态

房汉廷副主任在“中关村大数据日”政府论坛上的演讲

日期:2014-12-16    来源:     作者:系统管理员


房汉廷
副主任在“中关村大数据日”政府论坛上的演讲

 

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于2014年12月11日在中关村举办,在下午的政府@Big Data论坛中,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发表演讲:

大数据产业的中国方向

如何将大数据从社会资本提升为产业资本,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开发和利用,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课题。

大数据有四个特征。第一是规模超大,第二是数据流速超快,第三是内容超杂,第四是价值密度超低。规模超大,就相当于进入一个大广场,却不知一根针落在哪里,如何找到;流速超快,人的眼睛还没有眨一眨,整个形象都变了;内容超杂,就像看万花筒;密度超低,想找的找不到,不想找的却扑面而来。

大数据产业的初步发展趋势,就是针对“超大、超快、超杂、超低”这四个特点,来创新技术和产品,解决这四个问题。这需要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产品的支持。

大数据行业,中国的机会在哪里?首先,在研发领域,如何解决高效存储问题?尽管我们有云技术,有其他大规模存储介质,但是能不能把它进一步压缩、简化,还是个挑战。第二,高效提炼,即如何在庞杂的数据当中提取有效数据。第三,高效降噪,即去除干扰性数据。第四,高效整合;第五,深度挖掘。如果是解决好这“四高一深”问题,中国则有机会站在大数据行业国际第一梯队当中。

大数据的需求者不外乎三大主体——个人,企业,政府。从个人角度讲,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数据,但是他不一定知道自己需要数据。在这个过程中,会有一些服务商不断提供一些数据产品,这将慢慢改变人的生活。大数据有企业需求则是因为,未来的决策是数据为王,谁拥有了数据,谁就可以做出准确的前瞻性决策。政府的决策也将建立在大数据平台上,有了大数据,政府决策就可以通过社会化决策来形成。

总之,谁拥有了数据,谁拥有了数据的发掘能力,谁会使用数据,谁就会在竞争前可能胜出。以后竞争的结果是由竞争前的要素决定的,而这个要素的核心就是数据。大数据会派生出很多东西,将来一定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公司、数据服务商。

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?

首先,我建议借国家科技体制变革的东风,集中行业力量,进行大数据行业的专项贯穿式研发,2015年正好是这一项体制改革的元年。但我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哪个部门或者哪个企业来牵头做这样的专项。

第二,产业政策方面,可以考虑制定一个中国的大数据发展计划。

第三,希望有投资基金专门来做大数据产业,大数据也一定是一个先烧钱后赚钱的产业。

第四,大数据行业需要人力资源政策的支持。

最后,建议开放国家数据库。

当然,我们还不确定大数据到底会引起怎样的社会颠覆。大数据技术既可以模糊个体,又可以聚焦个体;可以使信息杂乱,又可以使信息杂而不乱。大数据是可怕的,世界都在裸泳,只是海水还在涨潮;大数据是诱人的,有谁不想看到自己和别人的真容呢?这就是大数据带给我们的遐想,还有恐惧。我相信在大数据这个时代,我们既是它的创造者也是它的分享者,还可能是它的受害人。

原文链接:国研智库